论喻体的文化差异及喻体翻译中文化缺损的弥补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饶晓红[1] 

机构地区:[1]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出  处:《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101-105,共5页Journal of Fu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摘  要:在英汉语言中,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方式,由于两民族在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物质文化、宗教文化、历史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造成在喻体的选择上或对喻体本身所蕴涵的文化寓意的理解上也存在差异。因此,在翻译处理这些喻体时,应遵循等效原则,运用多种方法,科学把握、正确区分、深入领会这些差异,准确传达原语的文化信息与语义内涵,以弥补其在翻译过程中的文化缺损。

关 键 词:喻体 文化差异 翻译 文化缺损 

分 类 号:H059[语言文字—语言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