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体

作品数:1032被引量:1079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郝福合盛若菁袁毓林殷莉钱中丽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作为“喻体”的历史:论郭沫若的“重写型”小说
《郭沫若学刊》2024年第4期45-50,共6页徐欣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领导左翼文艺的历史经验研究”(23&ZD286)。
“重写型”小说是指以小说的形式对包含政治、历史、文学等在内的符号体系进行“重写”。由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特殊的社会语境,鲁迅、郭沫若、施蛰存等现代作家纷纷开展“重写型”小说创作。目前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鲁迅的《故事新编》,...
关键词:喻体 历史 郭沫若 “重写型”小说 
隐喻:我们时代的悖论
《上海文化》2024年第11期60-73,共14页林丽萍 
1.引言长期以来,隐喻已深入文化的肌理.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类就是被隐喻附体的物种。但隐喻在我们这个时代,其意义可能出现衍转,并经常以反讽的形式出现,可以说是一个不尽的悖论。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用一物指代另一物,前者是...
关键词:《修辞学》 喻体 希腊语 隐喻 修辞手法 悖论 亚里士多德 可比性 
意象思维理论视角下隐性的隐喻篇章本体的认知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44-47,共4页刘彪 蒋显文 
本文在意象思维和具象思维理论的框架下,运用“意象应合”原则来认知篇章隐喻中的本体与喻体。文章分析出,原作中“意”所指的观念或哲理在篇章隐喻理论视域下称为“本体”,“象”指生活中的物象可称为“喻体”。在认知其篇章隐喻中本...
关键词:隐性的隐喻篇章 意象思维 具象思维 本体 喻体 
引喻的定义与作用分析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2024年第6期34-34,共1页夏晓燕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可以见到一种比较特殊的比喻修辞格。它就是引喻,又叫“引申比喻”。下面,笔者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引喻的定义与作用。一、什么是引喻引喻是借某一种事物(喻体)来阐述另外一种事物(本体)的一种特殊的比喻修辞格。...
关键词:引喻 比喻修辞格 喻体 本体 引申 定义 
作文三十六计之“属相计”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小学版)》2024年第3期4-6,共3页本刊编辑部 
本月妙计提炼:属相计。妙计说明:为人物的特点选择一种动物喻体,将这种喻体当作人物的一种属相来写作。“属相计”步骤一列出特点。“喻体”再精彩,也得先有“本体”。肖泽安同学在范文中列出了丰富的事例,比如早晨赖床、在姥姥家又吃...
关键词:三十六计 属相 喻体 包装袋 范文 
解析小说《围城》喻体的语用特征
《花溪》2023年第28期0070-0072,共3页曾祥露 
《围城》是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钱钟书先生写的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现代的“新《儒林外史》”,是一部享誉世界文坛的佳作。小说以方鸿渐为线索,描写了他留洋归国后遇到的人和事,揭示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所面临的人生困境...
关键词:《围城》 比喻 语用特征 
浅谈动物类喻体在比喻词中的重要地位——以《水浒传》英雄绰号为例
《现代语言学》2023年第9期3982-3987,共6页季临风 
修辞造词是现代汉语中一个重要的造词途径,而比喻词则是其中非常常见的一种词语类型。其中,以动物语素为词根构成的比喻词又占了相当一部分的数量。可以说,动物类喻体在比喻词中占据重要地位有其合理性,本文尝试以《水浒传》中梁山108...
关键词:《水浒传》 比喻词 
汉英隐喻翻译中的喻体意象转换分析
《汉字文化》2023年第18期158-160,共3页熊娟 
汉英翻译实则是不同语言间的转换,要想保证汉英翻译的准确性、合理性,就要重视隐喻翻译,尤其是喻体意象转换,当映射意象一致、喻体共知一致时,能够实现喻体意象的合理转换,并提高汉英翻译的成功率。本文首先介绍隐喻内涵及特征;接下来...
关键词:汉英 隐喻翻译 喻体 意象转换 
唐诗颜色词转喻现象的汉英翻译策略探析被引量:1
《汉字文化》2023年第15期151-153,共3页李成明 梁梦 
颜色词在古诗词中具有重要的联想和象征意义,能够传递丰富的文化感情色彩。本文以许渊冲先生的《唐诗三百首》为语料,探讨颜色词与其他语素或词合用后产生的转喻现象,分析在古诗词外译过程中,如何识别并处理颜色词转喻及其背后的文化因...
关键词:唐诗 颜色 转喻 喻体 喻标 
精准聚焦,巧设喻体——时评类材料作文的写作之道
《高中生之友》2023年第11期32-35,共4页晏冉 
[文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近日,《环球时报》报道了一则新闻:某知名电视台做了一次主题为“你会从事和父母相同的职业吗?”的青年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1.8%的受访者表示“会”,其余88.2%的受访者表示“不会”。但实...
关键词:材料作文 时评 《环球时报》 袁隆平 问卷调查 巧设 电视台 精准聚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