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国柱
出 处:《中国图书评论》1992年第3期72-73,共2页China Book Review
摘 要:审美应该从何角度或以什么作为尺度,这是孔子就曾认真思考过的问题。他曾以“兴”,“观”、“群”、“怨”作为美或审美的要求,又以“中庸”作为审美批评的尺度,其目标是使人民各个都达到“文质彬彬”,以实现“礼”为“仁”的社会统治。但如何兴观群怨呢?或怎样才能使人民文质彬彬呢?仅凭中庸之道是不大可能实现这种审美理想的,孔子对此并没有作出令人满意的阐释。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2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