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潜性语言”说到戏剧潜台词——以《雷雨》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德才 

出  处:《戏剧文学》2003年第7期44-47,共4页

摘  要:传统的语言学主要是对显性语言的研究,语言学家王希杰提出了语言学中的“显性语言”和“潜性语言”的概念,他认为,一个完整的语言概念应当是显性语言和潜性语言的总和。王希杰的贡献在于对潜性语言的开发,它对于文学创作的启示在于:第一,潜性语言是大量存在的,作家予以创造性地运用是合法的,它会使文学语言更丰富、新鲜、生动、形象,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二,语言的潜在意义是一个尚待进一步开发的王国,并且,“在任何一种语言中。

关 键 词:《雷雨》 潜台词 繁漪 鲁大海 周朴园 侍萍 人物语言 文学语言 周萍 戏剧语言 戏剧 

分 类 号:I207.3[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