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感觉派”的艺术创作风格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莹 

机构地区:[1]浙江丽水中等专业学校

出  处:《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5年第3期155-157,共3页

摘  要:崛起于20世纪30年代的新感觉派小说,曾被人们称为上海洋场文化中的一朵“恶之花”。作为都市文学的一个分支,在审美追求上,它既不同于以“乡村幻梦”来反映“城市梦魇”的京派小说,更迥异于同时代以茅盾的作品为代表的社会剖析派小说。新感觉派小说以一种独有的话语方式,对人类精神存在的展示,是源于新感觉派小说作家对社会、历史、生命以及自然的独特感受和艺术表达。它以其对怪、新、奇的现代性审美倾向的追求,给当时单调的传统主流文学园地吹来了一股异质的新风。“新感觉派是中国文坛上第一支独立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其代表人物是穆时英和施蜇存。

关 键 词:“新感觉派” 艺术表达 创作风格 新感觉派小说 20世纪30年代 社会剖析派 审美追求 都市文学 京派小说 

分 类 号:I207.42[文学—中国文学] J04[艺术—艺术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