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剖析派

作品数:34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顾金春王卫平董诗顶丁帆王再兴更多>>
相关机构:南通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山东文学》《中国社会科学》《黄河》《文学评论》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左眼台湾”的祖国内地源流:从“茅盾传统”看陈映真文学
《现代中文学刊》2024年第4期99-109,共11页曾笏煊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民文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经验研究”(17ZD270)的阶段性成果。
陈映真与茅盾的早期小说均探讨了如何理解小资产阶级,怎样处理左翼理想与性/两性问题的关系等难题。以《子夜》为代表的“茅盾传统”在《蚀》中已发轫,陈映真1960年代中期的小说也具有过渡意义,对政治经济的关注和反帝反殖表达更为显豁...
关键词:陈映真 茅盾 茅盾传统 《子夜》 社会剖析派 
沙汀研究史上几种观点的商榷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12期121-126,共6页王卫平 李墨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与西方讽刺幽默小说比较研究”(项目批准号:17BZW025)的阶段性成果。
在沙汀研究史上,有几种观点值得商摊。一是“农民诗人”与沙汀作品的“诗意”问题。本文认为,沙汀不是“农民诗人”,其作品也没有什么“诗意”可言。二是关于“客观性”与“客观主义”的讨论和争议,“客观性”既是沙汀创作的特点,也是...
关键词:沙汀 研究史 社会剖析派 
沙汀研究史上几种观点的商榷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3年第9期160-169,共10页王卫平 李墨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与西方讽刺幽默小说比较研究”(项目批准号:17BZW025)的阶段性成果。
在沙汀研究史上,有几种观点值得商榷。一是“农民诗人”与沙汀作品的“诗意”问题。本文认为,沙汀不是“农民诗人”,其作品也没有什么“诗意”可言。二是关于“客观性”与“客观主义”的讨论和争议,“客观性”既是沙汀创作的特点,也是...
关键词:沙汀 研究史 社会剖析派 
社会剖析派乡土小说与“五四”乡土小说比较研究
《小说月刊(下半月)》2020年第4期0014-0014,共1页高俊凯 
本文试从母题流变与主题拓展、人物形象发展及其悲剧性原因转变以及主观地方情结到客观全面观照三个方面对社会剖析派乡土小说与“五四”乡土小说进行比较,探寻二者的异同点。
关键词:社会剖析派 乡土文学 悲剧性 
试论“社会剖析派”乡土小说中人物的艺术表现
《北方文学(下)》2017年第10期30-31,共2页商钗 
茅盾、吴组缃等人的"社会剖析派" 受西方现实主义思想影响,关注于对社会的分析.其乡土小说既充满着鲜活的农村生活气息,又显示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现实的社会性质.他们用文学作品表达政治观点,将社会科学与小说艺术结合.通过对...
关键词:社会剖析派 乡土小说 人物 艺术表现 
“社会剖析”范式的价值与意义
《湖北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136-139,共4页董诗顶 盛翠菊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项目"触摸历史深处的真实--社会剖析派文学作品价值新探"(902508867014004)
以茅盾为代表的中国现代小说流派中重要的小说流派"社会剖析派"所创造的"社会剖析"范式,是用文学的载体和方法把中国问题的本质——乡土问题纳入到文学创作中,参与到中国发展问题的讨论和解决之中的。这种范式对作家和载体的较高要求使...
关键词:茅盾 社会剖析派 范式 史诗性 
论“社会剖析派”小说的艺术特征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35-37,41,共4页刘宝杰 于博 
"社会剖析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现实主义小说流派。茅盾、吴组缃、沙汀、艾芜等人是其代表作家。"社会剖析派"在创作实践中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形成了独特统一的艺术风格。其作品主题具有时代性和重大性,结构布局宏大繁复,注...
关键词:社会剖析派 艺术特征 分析 
其实什么都没改变
《黄河》2015年第1期23-24,共2页刘媛媛 
文学的意义之一,是反映当下的社会生活世相人心。不同的作者,因了生活经历个人志趣观察体验生活的角度不尽相同,作品的风格和表现内容就千姿百态。即便同一时期的作家作品从内容到形式也大相径庭。比如茅盾和沈从文,同为三十年代的...
关键词:作家作品 表现内容 创作风格 社会剖析派 社会生活 体验生活 个人志趣 生活经历 
论1930年代“社会剖析派”作家群的生成及运作
《江汉论坛》2011年第12期90-94,共5页顾金春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和作家群体文化生态研究"(项目编号:08BZW056)的阶段性成果
由于缺乏足够的研究深度和力度,"社会剖析派"概念存在的合法性面临着质疑和危机。群体政治兴趣的指引、知识权威的确立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对于"社会剖析派"群体的生成起到关键作用,而通过刊物加强凝聚、私下沟通交往和书评加强交流,是...
关键词:“社会剖析派” 群体生成 社群运作 社群研究 
“社会剖析派”的诞生——从“自然主义”向“写实主义”嬗变的茅盾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40-43,共4页李建东 
茅盾是有着纪录中国社会的"宏大叙事"理想的作家,又是致力于引进西方文艺思想的理论家。他对于西方"自然主义"文学思潮的引进,目的是吸取一种注重"实证"的近代科学精神,并且不着痕迹地完成了由理性世界向感性世界的过渡,创作了显示左翼...
关键词:茅盾 自然主义 写实主义 社会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