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廖娟
机构地区:[1]重庆市沙坪坝区树人小学
出 处:《今日教育》2005年第7期41-42,共2页Education Today
摘 要:观摩课对于一线教师从来就不陌生。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教师的教研需求使得观摩课实践+理论、听评一体化的作用更为突现。尽管许多学校都组织了校内交流、专家指导等多种形式的观摩课活动,收效却不甚理想。究其根本有两点值得注意:1.参与听课的教师事先不作任何准备,不知道要听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去听。无教研目的的观摩课当然就成了走马观花,效果必然是散漫和短暂的。由此,观摩课组织者应对主题事先有所交待,事后则要求教师结合自身教学书写听后感。2.作为学校课改成果的展示与交流,观摩课应该完美的,不能暴露缺点。在这种心态支配下的观摩课自然就成为了“中看不中用”的摆设。不暴露问题,自然就无反思可寻。因此,让观摩课回归真实,来源实践,真正以自身教学中典型有意义甚至是出现问题的课堂来评说。当然上观摩课的教师除了展示现象以外,更要做深层次的思考,以自身的反思为砖,抛砖引玉,引发共同成长。基于上述的原因,本期“对话”将“直播”观摩课,刊发两场颇有教学意义的观摩课,希望可以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机会,同时也希望可以为如何开展好以观摩课为手段的新课改下的教师教研,提出一点思考和建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3.110.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