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造山带几何学、运动学和演化  被引量:2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少英[1] 徐备[1] 王长秋[1] 湛胜[1] 邓荣敬[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育部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出  处:《中国科学(D辑)》2006年第3期242-251,共10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27209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批准号:G1999075511);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批准号:20020001055)资助

摘  要:桐柏造山带由6个次级构造单元组成,由南到北依次为桐柏片麻岩隆起带(TGR)、鸿仪河.罗庄榴辉岩带(HLE)、毛坡.胡家寨火山岩单元(MHI)、周家湾复理石单元(ZFB)、杨庄绿片岩单元(YGB)和董家庄大理岩单元(DMB).桐柏造山带的几何学和运动学图像包括:由后期隆升过程形成的穹隆构造、超高压岩石折返形成的顶部向北(top-to-north)的韧性剪切构造、与南北向挤压有关的顶部向南(top-to-south)的韧性剪切构造、左行平移剪切构造以及地壳较浅层次的东西向褶皱构造等几部分.根据桐柏-大别地区已有的和本次获得的构造年代学数据,可将研究区变形构造划归4个变形阶段.从多期俯冲-碰撞造山带的观点出发,根据各构造单元的岩石学特征及其展布,结合几何学、运动学和构造年代学特征,桐柏造山带构造演化可分为4个阶段即:约400-300Ma的洋壳俯冲阶段、270-250Ma的大陆碰撞阶段、250-205Ma的大陆深俯冲和折返阶段以及200—185Ma的隆升阶段.

关 键 词:桐柏地区 几何学 运动学 构造单元 造山带演化 

分 类 号:P542[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