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山带演化

作品数:28被引量:765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周永章陈铄何俊国杨志军盛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四川地质学报》《地学前缘》《矿物学报》《中国地质》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碎屑锆石稀土元素约束造山带演化:以西藏冈底斯山脉为例被引量:1
《地质学报》2025年第1期306-319,共14页胡培远 翟庆国 唐跃 刘一鸣 杨宁 李金勇 巫凌放 常晟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21YFC29019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241205,42072268);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编号JKYZD202305);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调项目(编号20221630)联合资助的成果。
碎屑锆石是开展地球早期造山带演化研究的关键素材之一。目前,如何使用碎屑锆石稀土元素(REE)区分洋-陆俯冲和陆-陆碰撞过程仍然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了前人的实验岩石学研究成果,并且以西藏冈底斯山脉为例提出和验证了使用...
关键词:碎屑锆石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造山带 冈底斯山脉 
北山造山带黑鹰山晚三叠世逆冲推覆构造特征及其对造山带演化的制约被引量:1
《地质通报》2024年第11期1893-1906,共14页邵兆刚 陈宣华 王增振 陈言飞 徐盛林 余苇 苏和 韩乐乐 徐大兴 丁奕文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深部地质调查》(编号:DD20230008);《西北重要构造廊带深部地质调查》(编号:DD20230229);《东天山-北山盆山结合带深部地质调查》(编号:DD20190011)。
北山造山带位于中亚构造带南缘,是塔里木板块、华北板块及西伯利亚板块的交汇部位,是全球显生宙陆壳增生与改造最显著的地区,成为研究古亚洲洋俯冲消减到最终拼贴闭合和陆内改造过程的关键地区,其陆内改造过程涵盖了晚古生代以来,特别...
关键词:北山造山带 黑鹰山 逆冲推覆构造 早中生代 牵引构造 
萨迦穹隆北侧苦堆淡色花岗岩的形成机制及对喜马拉雅造山带演化的约束
《岩石学报》2024年第5期1647-1668,共22页王宏立 范云松 张进江 古大祥 林超 王晓先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70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190001)联合资助.
萨迦穹隆位于北喜马拉雅片麻岩穹隆带中部。野外构造解析表明,萨迦穹隆北侧剖面可划分为由浅变质特提斯喜马拉雅沉积岩系构成上构造层,糜棱状石榴石片岩构成中构造层,糜棱状的正片麻岩和副片麻岩复合体构成下构造层(穹隆核部)。从上构...
关键词:苦堆岩体 淡色花岗岩 藏南拆离系 地球化学 喜马拉雅造山带 
造山带榴辉岩的变质作用P-T-t轨迹研究进展被引量:1
《岩石学报》2023年第1期170-186,共17页陈安平 张宏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03022、91962212、4168810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20M683534)联合资助
板块俯冲和折返是板块构造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固体地球科学研究的一个前沿方向。俯冲/碰撞造山带内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经历了俯冲至地球深部而后折返至地壳浅部的复杂地质过程,反演它们的P-T-t轨迹是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的重...
关键词:榴辉岩 P-T-T轨迹 副矿物U-Pb定年 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 造山带演化 
造山带演化与超大陆:探究地球的“前世今生”——记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教授姚金龙
《科学中国人》2021年第3期56-57,共2页徐芳芳 
有这样一个研究方向,它关注的对象是超大陆。虽然听起来离大众十分久远,但实际上它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开展超大陆研究相关工作,聚焦超大陆古地理位置重建与动力学机制及其与能源、环境、生命演化的互动反馈效应等前沿科学问题,不...
关键词:板块构造理论 生命演化 地球演化 西北大学 极端气候 动力学机制 互动反馈 地质学 
东天山北部古生代重大构造事件及其对中亚造山带演化的启示:基于1∶5万板房沟幅和小柳沟幅地质调查新证据被引量:5
《中国地质》2019年第5期954-976,共23页王国灿 张孟 张雄华 廖群安 王玮 田锦明 玄泽悠 
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地质调查项目(DD20160060、DD20179607)资助~~
本文基于新疆哈密地区1∶5万板房沟幅和小柳沟幅区域地质调查新成果,对东天山北部古生代的重大构造事件以及演化历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基于下志留统与奥陶系之间角度不整合、下石炭统与泥盆系之间平行不整合以及上石炭统二道沟组与下...
关键词:东天山 古生代 构造事件 构造演化 1:5万板房沟幅和小柳沟幅 地质调查工程 
初论微陆块在中亚造山带演化中的作用:以锡林浩特微陆块为例被引量:7
《地学前缘》2018年第4期1-10,共10页邵济安 田伟 唐克东 周新华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中国及邻区海陆大地构造总体框架和演化过程及其资源-环境的控制"(121201102000150009)
镶嵌状拼合在中亚造山带众多的古老陆壳块体或微陆块,是前期古亚洲洋的特征之一。本文重点讨论的是锡林浩特微陆块,组成微陆块基底的锡林郭勒杂岩既经历了早古生代的构造热事件,也保留了前寒武纪的古老锆石。当晚古生代(C2—P1)造山带...
关键词:微陆块 中亚造山带 晚古生代 固结 底侵作用 
伊犁盆地南缘中--下侏罗统物源分析及其对南天山造山带演化的启示被引量:5
《沉积学报》2018年第3期446-455,共10页石鑫 侯明才 黄虎 胡小龙 江文剑 吴斌 缪宗利 郑斯赫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5CB453001);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学科研创新团队(KYTD201703);成都理工大学中青年科研骨干教师培养计划(KYGG201718)
伊犁盆地南缘中—下侏罗统碎屑岩的物源特征,可为南天山造山带的演化提供重要证据。对其碎屑岩锆石U-Pb定年研究结果表明,伊犁盆地南缘坎乡下侏罗统八道湾组砂岩的碎屑锆石年龄集中在290~260 Ma,而下侏罗统三工河组的碎屑锆石年龄集中在...
关键词:物源 中下侏罗统 伊犁盆地南缘 南天山造山带 锆石U-PB年代学 
深熔作用与混合岩成因及造山带演化
《西部探矿工程》2017年第12期113-115,126,共4页郭羽 吴朝健 张彩云 
深熔作用是指地壳物质在适当的条件下发生熔融,而形成混合岩及中酸性岩浆的过程。深熔作用发生于多种构造背景,但主要发生在陆弧和碰撞带,遭受剥蚀的古老造山带中的混合岩及现今造山带中的地震波低速带都指示了造山过程中深熔作用的发生...
关键词:混合岩 深熔作用 碰撞造山 花岗岩成因 
桐柏山L构造岩形成机制构造解析及其对造山带演化的制约被引量:10
《地质学报》2016年第6期1098-1111,共14页刘欢 林寿发 宋传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272222);中国地质调查科研项目<扬子板块北缘中生代构造演化与成矿>支持的成果
桐柏杂岩中发育一套典型的L构造岩,其构造位置位于桐柏造山带核部,被两条近似对称的韧性剪切带所夹持,北侧剪切带左旋,南侧剪切带右旋。由于L构造岩构造位置特殊,其位于剪切带、桐柏背形、桐柏穹窿等多种构造体的交叉部位,L构造岩的构...
关键词:桐柏造山带 L构造岩 管状剪切 桐柏杂岩 早白垩纪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