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章辉[1]
机构地区:[1]四川外语学院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
出 处:《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8期37-42,共6页China Book Review
摘 要:文学研究的推进最终表现为文学新思想的提出。在中国,新的文学思想往往通过文学理论教材的写作表现出来。一种文学观写进了文学理论教材。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种文学观获得了体系性和成熟度而可以以真理的面貌加以传授。那么如何评价一种体系性的文学理论教材呢?我以为,一是从宏观方面看其入思方式和问题构架。二是从微观方面看其具体观点和阐释视阈。三是重点分析其核心命题。从这几个方面检视,一种文学思想的意义和局限就呈现出来。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跨越上世纪80年代末和新世纪初,印行广泛,影响巨大,是中国文艺学界具有时代意义的代表性论著。准确把握这本教材的问题域和阐释限度对于新世纪文艺学研究的推进,对于文学思想观念的更新,对于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文学理论教程》 童庆炳 过渡时期 主编 文学理论教材 中国文艺学 文学思想 文艺学研究 文学研究 核心命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