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瑞山[1]
机构地区:[1]南开大学文学院
出 处:《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33-35,共3页Nankai Journal:Philosophy,Literature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摘 要: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讨论,近年来一直是教育界甚至文化界关注的热点。讨论的焦点超出了一门课程如何开设、如何讲授的技术性层面,而与人才培养模式、民族文化传承、母语的现状与未来等理论色彩很浓的问题联系到了一起。由于国家的“十一五”文化事业规划申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学校应该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的课程,这个问题便再度升温。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了专题的讨论会,并计划出台有关政策与措施;教育部中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大学语文研究会召开了课程定位与改革的研讨会。为使认识在更富有学理的层面上深化,我们组织了这组笔谈,每位作者都是本领域内富有经验、卓有心得的一线教师,文章的角度各不相同,■几可以引发学界更多的关注与讨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