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顾迁[1]
出 处:《船山学刊》2007年第1期70-73,共4页Chuanshan Journal
摘 要:清儒焦循的《孟子正义》不仅对经典和古注都作出了合理详明的考证和解释,而且蕴涵着焦循本人的价值判断和富有想象力的理解。从诠释学角度说,焦循不仅“设身处地”地重构了作者的思想,而且做到了“比作者更好地理解文本”。这得益于焦疏的博采精收、善于折衷,更反映了扬州学派博通善于发明的学风。本文重点探讨焦疏的注释方法及内在精神特色,并藉以发掘中国传统经典注疏体式的深沉意义和方法论上的贡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