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晶格沟道减小栅极漏电流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邓志杰(摘译) 

出  处:《现代材料动态》2007年第3期11-11,共1页Information of Advanced Materials

摘  要:掺铒光纤放大器(有助于宽带因特网)的发明者Meats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Si中制作超晶格可在一个方向上增强电流而在另一方向上阻断电流,这是一种新的沟道“更新”工艺——在某些方面与应变Si工艺类似,是通过掺杂改变.Si的能带结构,此时水平方向电流(漏极电流)增大而垂直方向上电流(泄漏电流)减小了。这种再工程化的沟道减小栅(极泄)漏电流达60%(NMOS晶体管)和80%(PMOS晶体管),且仍保持甚至增强了各种深亚微米器件的驱动电流。该工艺正用于生产。随着蜂窝电话及其它个人电子器件数量的急剧增长,对器件提出了相互矛盾的要求:性能更好而功耗更小。工业界仍寄希望于Si的电学性质来解决这一矛盾。芯片制造商试图从Si中“压榨”出更好的性能,但Si及其本征氧化物成了限制性因素。某些性能提高了,但功耗问题仍然存在。采用新的Si工程化方法既可提高深亚微米(65nm、45nm及以后代)器件的功率效率又可提高其工作速度还能保持与CMOS制造设备兼容。

关 键 词:泄漏电流 超晶格 沟道 深亚微米器件 掺铒光纤放大器 PMOS晶体管 NMOS晶体管 工程化方法 

分 类 号:TN386.1[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