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97
出 处:《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第10期65-69,共5页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
基 金:2005年度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项目批号为DHA050116);江苏省教育厅2005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号为05SJB88002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从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概念重建运动大致经历了兴起、发展和反思三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它推动了现代课程开发范式向课程理解范式的转变,并彻底改变了课程研究领域的原始面貌。从某种程度上说,概念重建运动为课程研究领域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也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挑战。本文从概念重建运动发展的历史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了概念重建运动的基本立场与理念,并指出了未来概念重建运动发展的可能趋势。Since the late 1960s, the Reconceptualization has gone through three historical periods: beginning, development and reflection. These processes have propelle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modem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aradigm to curriculum understanding paradigm and injected the fresh vitality into the curriculum research area. This article reflects on the basic thoughts of the Reconceptualization from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nd points out its possible tendencies.
分 类 号:G423[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