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丁玲[1]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史与科学技术哲学系,200030
出 处:《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第2期80-82,共3页Journal of Shanghai Educational Research
基 金:吴文俊数学与天文丝路基金资助项目;上海市社会科学基金"13世纪中国数学在欧洲的传播与影响"资助
摘 要:13世纪至16世纪的时候,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和实科教育的产生,意大利涌现出一批传授商业数学知识的学校与算图学家(maestri d’abbaco),他们以13世纪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Fibonacci,也就是比萨的莱昂那多Leonardo of Pisa)的《计算之书》(Liber abaci)为蓝本,编写了大量如何使用印度阿拉伯数字系统及其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课本。从而,促进了数学知识与商业活动的亲密“联姻”,加快了印度阿拉伯数字系统及其计算方法在欧洲的广泛传播,也有力地推动了商业数学教育的重大变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