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泰安市中医医院,山东泰安271000
出 处:《中国保健》2008年第15期737-738,共2页Chinese Health Care
摘 要:保健食品的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提出,70年代各国才投以巨资进行研究开发。保健食品相当与中国的中医食疗食品。食疗保健食品在我国源远流长,也是一门古老而新兴的学科。俗语云:“千疗万疗,不如食疗”、“药补不如食补”、“三分治七分养”,这种寓医于食的养生防治疾病的哲理早在我国古代就有论述。自夏朝(公元前21-前16世纪)发明了发酵酿酒后,中医的食疗已开始萌芽,也就是现代保健食品的开发开始萌芽状态。西周时(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就把医生分为“疾医”、“食医”、“疡医”、“兽医”4种。但那时的食医是专做帝王饮食保健工作。随着食疗经验和知识的积累,食疗理论也就产生了。战国时期(前2世纪)我国第一部理论著作《黄帝内经》就有记载。如“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东汉(25~220年)我国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就专门收集了具有食疗功能的药品如薏苡仁、茯苓、大枣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中也记载了好多食疗保健的方子如生姜当归羊肉汤等。两晋南北朝时期(265—589年)所出版的《肘后备急方》、《本草经集注》等著作中,也非常重视食疗的作用。到了唐朝(618—907年)食疗保健有很大的发展,并形成了独立的学派。
关 键 词:保健食品 养生 《神农本草经》 生姜当归羊肉汤 《肘后备急方》 《本草经集注》 食疗食品 《黄帝内经》
分 类 号:R155.5[医药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R212[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