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恶的起源、本质及其和解--阿伯拉尔的意图伦理学及其意义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荣[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江苏南京210093

出  处:《文史哲》2008年第4期140-148,共9页Literature,History,and Philosoph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世纪哲学的道德阐释及其当代意义(05BZX044)”;985项目“宗教与文化”子课题“基督教哲学源与流”

摘  要:阿伯拉尔是12世纪最重要的神学哲学家。他秉承了自教父哲学以来"信仰寻求理解"的传统,主张信仰无理解则空,理解无信仰则盲。在伦理学方面,他勇敢地将基督教伦理学和古典哲学伦理学(尤其是西塞罗的世俗伦理学)结合起来,提出了著名的"意图论"伦理学。他秉承了基督教的原罪论和性恶说,但主张这种内在的、本性的恶习本身不一定是罪。罪是后天通过人的意志选择获得的。衡量善恶与否的标准是意图。有三种途径:悔罪、忏悔和补偿,可以实现罪人与上帝的和解。

关 键 词:阿伯拉尔 伦理学 罪恶 意图 忏悔 和解 

分 类 号:B82-06[哲学宗教—伦理学] D90-053[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