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

作品数:34被引量:12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哲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奥古斯丁责任伦理约纳斯决断伦理学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哲学研究》《池州学院学报》《文史哲》《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方哲学传统中“勇敢”德性的历史演变及其意义被引量:1
《湖北社会科学》2021年第12期88-97,共10页张荣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奥古斯丁和康德自由意志理论比较研究及其当代意义”(21AZX009)的阶段性成果。
"勇敢"德性在西方哲学传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古典时期到近现代,一直到20世纪以降,勇敢常常与其他德性如明智、节制和正义诸德性结伴而行,其中勇敢和智慧相互交织,或彼此共属,或相互抵触,构筑了一幅德性运动的绚丽图景。这其中,康...
关键词:勇敢 智慧 敬畏 简朴 约纳斯 责任伦理 
“理性的致命一跃”:康德对恩典学的改造及其意义辨析——兼论奥古斯丁与康德自由意志思想的张力被引量:4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8期102-110,共9页张荣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汉斯.约纳斯哲学思想及其效应研究"(12BZX056)前期研究成果之一
康德在《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中提出"理性的致命一跃",表明在恩典和理性(自由)之间存在某种张力。这种张力还表现在《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道德形而上学》等著作中。本文首先结合《宗教》对这一术语进行文本学的考察,...
关键词:恩典学 致命的一跃 绝对给予 绝对自发性 自由意志 
奥古斯丁对古希腊自由观的终结及其效应——兼谈近代西方政治哲学的奠基之路被引量:3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8期60-67,共8页张荣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斯.约纳斯哲学思想及其效应研究"(12BZX056)的阶段性成果
古希腊的自由之思显现为对善本体的辩护。亚里士多德关于理性的选择与意愿行为的讨论,虽然已经达到了古希腊自由观的一个新高度,但未达到将自由视为哲学至上原则的地步。奥古斯丁对基督教原罪论的哲学阐释,使肇始于自发、自愿意义上的...
关键词:内在自由 创造 神正论 自由决断 正义 
此在乃自我的根据——海德格尔对费希特自我与设定的存在论解读被引量:1
《江苏社会科学》2017年第3期29-35,共7页唐树生 张荣 
海德格尔从此在出发对费希特的自我概念进行了一种存在论阐释,颠覆了近代主体性哲学的传统。在他看来,费希特的自我与此在有着某种亲缘性,而作为本源行动的设定显示了其与存在的内在关联。绝对自我预设了有限性的存在,非我则作为自我展...
关键词:设定 自我 事实行动 此在 绝对主体 存在论 
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之路——论海德格尔对莱布尼茨的“发现”与“定位”及其意义被引量:4
《哲学研究》2016年第8期73-82,129,共10页张柯 张荣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斯.约纳斯哲学思想及其效应研究"(编号12BZX056);"海德格尔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整体评判研究"(编号14XZX014)的阶段性成果
人们通常把康德看作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但从海德格尔的相关反思和他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整体评判来看,莱布尼茨思想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具有非同寻常的内在关联,理解这一关联具有重要意义。海德格尔并非从一开始就认识到这一点,而是在...
关键词:莱布尼茨 德国古典哲学 根据律 奠基 
从第一人称的“我”到世界公民——关于康德“我能知道什么”问题的哲学诠释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90-96,共7页张荣 
康德批判哲学回答四个问题:我能知道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可以希望什么,人是什么。前三个问题是"我"——第一人称问题,最后一个问题是普遍的人的问题,或者世界公民问题。从表面上看,这四个问题分属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涵义。似乎第一个...
关键词:“我” 第一人称 世界公民 有限性 本体论悬置 谦虚 
康德的自由之思——评《从理论理性到实践理性:康德自由论》
《池州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31-31,57,共2页张荣 
《从理论理性到实践理性:康德自由论》着眼于康德整个批判哲学体系重构一个有机联系的康德自由理论。该著始终紧扣康德批判哲学中的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的张力来运思康德自由之思的逻辑路径,并借助于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视角揭示康德自...
关键词:康德 自由 存在论 
托马斯论激情与德性被引量:2
《思想战线》2015年第5期128-132,共5页张荣 
中世纪道德哲学的主导线索是意志主义,这是由奥古斯丁奠基,经阿伯拉尔发展,一直到托马斯和邓·司各脱,都围绕理性与意志两个要素绽出、演变。人们习惯认为,托马斯的立场介于理性主义和意志主义之间,主张理智意志论。托马斯强调理性和意...
关键词:德性 激情 理性 意志 本性 
先验统觉的思想物抑或物自体?——康德先验对象概念歧义性之辨被引量:4
《哲学研究》2015年第9期78-86,129,共9页居俊 张荣 
先验对象是康德哲学的重要概念。在《纯粹理性批判》的A版中,它有内在的歧义:一方面是先验统觉的思想物,另一方面又被视为物自体。在B版中,康德只将先验对象当作物自体,取消了前者在A版中的歧义。但从批判哲学的整体来看,两者在含义上...
关键词:先验对象 物自体 先验统觉 自在主体 
思的危险与思者的迷途——论阿伦特对海德格尔“纯粹之思”的批评被引量:5
《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103-112,共10页李世平 张荣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斯.约纳斯哲学思想及其效应研究"(12BZX056)阶段性成果
不论阿伦特早期的行动理论还是其晚期的判断理论,她对海德格尔的"纯粹之思"都抱有一种委婉的讽刺和批评的态度。一方面,在海德格尔那里,阿伦特看到了一种纯粹之思的潜在危险,这种纯粹之思隔绝了自我与同伴、与世界的关联,模糊了公共领域...
关键词:阿伦特 海德格尔 纯粹之思 行动判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