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宋荷英[1]
机构地区:[1]河南科技学院园林学院
出 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旬)》2008年第10期49-50,共2页
摘 要:隐性课程是在学校教育中没有被列入课程计划,以间接内隐的方式显现,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一切学校文化要素的统称,包括现行课程中隐藏的意识形态内容以及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偶然无意识的文化影响、学校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教师人格和教学行为、领导方式等等,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中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其中高校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倾向都属于隐性课程的范畴。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力军.因此加强隐性课程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 键 词:辅导员队伍建设 隐性课程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学校教育 文化要素 教学行为 课程计划 身心发展
分 类 号:G645[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423[文化科学—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