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阎光才[1]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上海200062
出 处:《教育科学文摘》2008年第4期6-8,共3页Educational Science Abstracts
摘 要:在当前中国教育界,严格意义而言,并不存在批判教育研究学派,毋宁说是仅有少数研究和介绍西方批判教育研究的学者。除了少数学者试图依据布尔迪厄和阿普尔的文化再生产理论来解释中国社会教育差异以外,很少有人利用批判教育研究理论对中国具体现实问题展开分析。20世纪90年代,在学术界和文化界的思潮带动下.教育领域内部也曾一度兴起了一个后现代主义思潮,该思潮曾在90年代后期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关 键 词:教育研究 中国社会 批判 20世纪90年代 后现代主义思潮 再生产理论 研究学派 教育差异
分 类 号:G40-03[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B0-0[文化科学—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