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谈凤霞[1]
出 处:《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48-52,共5页Journal of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全国艺术"十五"规划课题青年中国儿童电影发展史;项目编号:05CC073;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审美流变;项目编号:05SJB750004
摘 要:中国儿童文学在清末民初和"五四"时期经历了两次美学转型而趋向现代,其美学走向大致表现为审美意向的儿童化、审美理想的和谐化、审美范式的现代化。然而这种"现代"范式并不彻底,存在着不可忽略的与之相左的因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