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200062
出 处:《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第16期30-33,共4页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
基 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号2008BJY002);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项目号J0730754)相关成果]
摘 要: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的社会变迁。流动儿童的大规模出现是和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人口大规模迁移这一历史事件紧密联系的,由此造成的农村儿童所体验到的由“留守”到“流动”甚至“流浪”的经历,将会重新建构他们的生命历程。因此,在流动儿童的研究中,运用生命历程理论这种把历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观点与有关个人经历、行为和环境的详尽纵向研究数据相结合的研究范式,才有可能达成我们对流动儿童生命历程的真正理解。
关 键 词:生命历程理论 流动儿童 社会支持系统 教师 社会转型时期 个人经历 社会变迁 中国社会
分 类 号:G522.3[文化科学—教育学] D632.4[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