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制度规约下教师流动实证分析——以桐庐县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天雪[1] 朱智刚[2] 

机构地区:[1]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2]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2009年第9期77-80,90,共5页

基  金: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城乡教育统筹发展进程中的教师流动问题研究”(项目编号:FFB070456)和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浙江省中小学教师流动的政策分析”(项目编号:07CGJY029YBM)的研究成果.

摘  要:教师流动对于实现师资均衡配置、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桐庐县教师流动情况调查分析表明:非正式制度对教师流动有着显著的影响,制约着其作用的发挥。为加快教师流动的制度化建设,使城乡教师流动回归合理有序的轨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设定教师国家公务员身份,制定教师公务员法;第二,加快社会诚信建设,建立教师诚信档案;第三,注重伦理因素,实行权变管理;第四,强化教育仪式,提高教师声望;第五,推进工资制度的改革,切实提高教师待遇。

关 键 词:中小学 教师流动 非正式制度 教育均衡 

分 类 号:G451.2[文化科学—教育学] F091.349[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