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法官推理成立的“除名案”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莫言 

出  处:《工友》2009年第9期9-11,共3页Workmates

摘  要:自上世纪末,部分国有集体企业陷入困境,改制,或是条件不成熟,或是政策不明朗,于是,"内部待岗"、"停薪留职"、"两不找"等措施,成为化解企业人员包袱的"缓兵之计"。很多企业待条件成熟或政策明朗后,即开始了企业改制工作。但是,也有企业领导为了降低改制成本(主要是节省经济补偿金和社保支出),最大限度地减少参与改制的职工人数,想出种种办法将职工"扫地出门"。其中一种办法就是悄悄将职工"除名"。悄悄除名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走任何程序,不让职工本人知道,就凭这一点,除名注定不能有效。待到职工将官司打到法院后,个别办案人员也犯难,总得维护"改制成果"吧?但是,千难万难,法官也得"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如果"以推理为根据"(当然也不排除推理有时是正确的),那案子不免会给社会留下"后遗症"。万幸,承办法官只是推断本案当事人熊才仁"希望或放任"与单位脱离关系,如果法官推断熊才仁杀了人……

关 键 词:企业改制工作 国有集体企业 除名 推理 法官 经济补偿金 停薪留职 企业人员 

分 类 号:F271[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F279.241[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