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河海大学
出 处:《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第22期22-24,共3页China Higher Educatio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大学生全面发展研究>(项目编号:05JA710007)阶段性成果
摘 要:社会角色理论的创立者米德教授早期将社会看成大舞台,将社会成员当成剧中角色,分析社会关系和解剖社会结构。角色不仅反映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行为模式,也包含了社会对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的期望。基于道德素质作为公民的基本素质,作为高知识层次的大学生,是特定的社会角色群体,在生活中,社会成员对其在道德素质方面具有较高的期待和要求。
关 键 词:社会角色理论 素质提升 学生道德 社会成员 道德素质 社会结构 社会关系 行为模式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