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楚雄师范学院地方民族文化研究所
出 处:《民族文学研究》2009年第4期113-118,共6页Studies of Ethnic Literature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阿昌族巫蛊信仰的现代变迁研究>[项目批准号07XZJ010];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阿昌族巫蛊信仰的人类学研究>[项目批准号6Y0116E]阶段性成果
摘 要:将悲惨的蛊女当作叙事母题的作家群,主体是少数民族/男性作家,其中也不乏汉族/女性作家。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旧社会被侮辱与受损害的蛊女被描述为一种民族新生的象征而获得解放。到改革开放以后,在有关蛊女叙事的重复书写中,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又不约而同地成了作家们的共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6.2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