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高维[1]
出 处:《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第12期25-27,40,共4页Journal of Shanghai Educational Research
基 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立项课题:"本原性学科问题驱动课堂教学的理论建构与应用研究"(D/2006/01/086)
摘 要:国外对教学隐喻的研究主要涉及教学隐喻在反映和改善教师教学思想和实践中的作用,教师构建教学隐喻的策略与方法,教师的教学隐喻的内容与分类等。这些研究大多具有实证性,并渗透于教师教育的课程之中。国外的教学隐喻研究尚存在一些问题:许多研究仅仅要教师归结能反映其教学的一个隐喻,而且对于教师产生的隐喻,又往往忽视教师自身对隐喻的解释。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学的复杂性和隐喻的情境性和个体性。在探讨教师的教学隐喻时,应注意两点:(1)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往往需要多个隐喻来表达。(2)教师自身对其教学隐喻的解释的重要性。
分 类 号:G424[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1.4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