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细部、深度——《项羽之死》的教学重构课例与点评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罗进近[1] 虞黎明[1] 林富明[2] 

机构地区:[1]浙江省温州中学 [2]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语文建设》2010年第7期32-36,共5页

摘  要:一、说明《项羽之死》这篇课文人物形象鲜明,富有感染力。本课试图打破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过多注重“言”而忽略“文”的套路,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以“真情、细部、深度”为教学设计的三个基点,重构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内容。《项羽之死》的文字比较浅显,温州中学的学生,完全可以借助课文的注释弄清楚文章的内容大意。文章的疑难之处在于“项羽该不该过江东”和“项羽之死有没有价值”等一直以来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

关 键 词:文言文教学 项羽 细部 重构 课例 教学内容 人物形象 教学设计 

分 类 号:G633.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