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社会思想的理性色彩与其“非乐”论的袪魅性质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可超[1] 

机构地区:[1]辽宁大学文学院,沈阳110036

出  处:《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71-75,共5页Social Sciences in Heilongjiang

基  金:辽宁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子项目"中国历史变革时期文学与文论"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20世纪60年代在墨子研究中形成的"出身决定论"观念至今依然存留,这就影响了对其思想形成更为恰当的看法,乃至把"天志"、"明鬼"、"非乐"等主张中的历史进步性因素理解为"狭隘性"。抛开对墨子没有确实根据而被认定的"小生产者"出身,则可以看到他作为一代独立的士阶层的代表,其历史使命即为未来社会勾画理想蓝图,并付诸实际;这一蓝图具有充分反宗法的理性色彩。墨子"非乐"属于"礼崩乐坏"时期的总体社会思潮,是社会变革在人的观念中的回应。他把"乐"归原为乐之本身,从而以"利害"为尺度,祛除了当时泛滥之乐的各种意识形态之魅,是对氏族、"封建"文化的清算,在推动文艺观念的进步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 键 词:墨子 理性 “非乐” 

分 类 号:J1[艺术—艺术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