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代词照应关系的角度看DRT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高芸[1,2] 何向东[1]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重庆400715 [2]江西宜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西宜春336000

出  处:《哲学动态》2011年第1期95-99,共5页Philosophical Trends

基  金:重庆市重点文科研究基地项目"语言交流中的信息传达与逻辑推理"(项目批准号09SKB33)中期成果

摘  要:话语表现理论(Discourse Representation Theory,简称DRT)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荷兰逻辑学家坎普(HansKamp)开创的一种动态语义学理论。DRT是一种关于自然语言的语义观,它的产生源于蒙塔古语法及其语义观。在对自然语义的解释中,格赖斯(Grice)等关联理论研究者都将常规意义从语用意义中分离出来;形式语义学家又将语言视为一个抽象系统,句子表现的是命题形式与命题内容;

关 键 词:DRT 照应关系 20世纪80年代初 代词 自然语言 语用意义 形式语义学 语义观 

分 类 号:B81[哲学宗教—逻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