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格理论”与“题元理论”对英汉“被动结构”与“非宾格现象”的生成解读  被引量:3

Generations of "Passive Construction" & "Non-accusative Phenomena" in English &Chinese Based on "Case Theory"& "Theta Theor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彭智勇[1] 朱乐红[1] 

机构地区:[1]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出  处:《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年第12期80-85,共6页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基  金: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08YBA104;2010年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项目编号:CX2010B286

摘  要:Chomsky的TG理论(生成语法)以其极强的解释力成为当代语言学的主流,对语言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文章在分别介绍TG理论中的"格理论"和"题元理论"的基础上,以英汉"被动结构"与"非宾格现象"为例,对它们的生成进行解读,望能解决学习者在学习语言时的困惑,并再次论证了TG理论在语言解释中强大生命力。Chomsky's TG theory,as one of the main stream linguistic school,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linguistics.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case theory" and "theta theory" of TG,the "passive construction" and "non-accusitive phenomenon" in English and Chinese is analyzed to solve the puzzles of the language learners.

关 键 词:格理论 题元理论 汉语 英语 

分 类 号:H313[语言文字—英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