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乐红

作品数:46被引量:14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翻译汉语高等教育英语句法分析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农业考古》《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外语与外语教学》《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扩展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语用视角下唐诗英译得失探胜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557-559,567,共4页刘晓树 朱乐红 
对唐诗翻译中的语用学作了进一步分析。通过选取部分翻译家的译文,从意境、指称关系、言外之意三个语用角度概述了唐诗英译的得失。认为虽然唐诗英译难免有语用损失,但这并不意味着唐诗不可译;相反,只要努力去寻找语用最佳关联,译文同...
关键词:唐诗 翻译 英语 语用学 
日本农耕民俗文化与湖湘农耕文化之比较
《农业考古》2012年第6期261-263,共3页蒋静 朱乐红 
一、引言 湖南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是我国民族最多的地域之一。随着一九八八年,湖南省澧县彭头山遗址发现大量掺杂在陶片里的稻壳,距今约九千年,将世界稻作历史推前了二千多年。一九九三年,湖南道县玉蟾岩发现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
关键词:农耕文化 民俗文化 日本 彭头山遗址 湖南省 古栽培稻 玉蟾岩 世界 
论汉语“出”类趋向补语的语法意义被引量:3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89-93,共5页郭珊珊 朱乐红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08YBA104)
根据分布分析原理,区分"出"类趋向补语的趋向意义和结果意义的形式标准应为:1.从……里/中/下/上往外VP;2.从……里/中/下/上VP到外面。根据认知语言学的概念结构理论,"出"类趋向补语的趋向意义表示典型的"运动事件",可细分为"具体位移...
关键词:补语  趋向意义 结果意义 
从认知参照点看汉语宾语代入现象及其对翻译的启示被引量:3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98-101,130,共5页刘敏 朱乐红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汉语中动句的句法及语义研究"(CX2010B286)资助
宾语代入现象是汉语动宾结构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对于这种特殊的现象众多学者进行过不同的研究,研究的视角大多局限在句法、语义和语用的角度,从认知角度进行的研究并不多。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认知参照点理论解释汉语宾语代入现象,并分...
关键词:认知参照点 宾语代入 翻译 
短时义的界定及短时类副词的句法分析被引量:2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93-97,共5页郭珊珊 朱乐红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8YBA104
在时间副词中,有一个小类主要表示"时间间隔短"。文章对这一小类副词所表的短时义进行了界定,区分了"时点短时义"和"时段短时义",确定表"时点短时义"的短时类副词一共有18个,并对其唯状功能、独用功能、句法位置差异及其影响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短时类副词 范围 句法 功能 位置 
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广告双关语嵌合模式解读——以三则烟草广告为例被引量:3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93-96,共4页朱乐红 曹晶 
概念整合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解释各种语法结构、语义运用及语用现象。它认为意义的建构是四个心理空间相互映射、相互连接与整合的结果。基于概念整合心理空间理论,以中华牌香烟等三则广告为例,解读了熟语双关、谐音双关、品牌双关以及语...
关键词:概念整合 烟草广告 双关语 新显结构 
从最简方案看汉语中动句的生成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107-110,123,共5页朱乐红 刘敏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汉语中动句的句法及语义研究"(CX2010B286)资助
中动句一直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对这种句式的生成方式,很多学者从多种角度进行过不同的研究,但以往语言学界对中动句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以英语为代表的印欧语系语言。在最简方案的框架下,运用VP壳理论和特征核查理论试图分析汉语中动...
关键词:VP壳 特征核查 汉语中动句 生成 
准成事标记“V出”及其与“V成”的比较分析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86-89,共4页郭珊珊 朱乐红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8YBA104)
运用句法学、语义学相关理论探讨作为准成事标记的"V出"与成事成分的搭配及其同现动词的情况,并与典型成事标记"V成"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准成事标记"V出"与成事的搭配能力相当强,可以与制成成事、认选成事、形成成事、自成成事四类成事搭...
关键词:成事 V出 V成 比较 
汉语中动句的认知阐释及其启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106-114,共9页朱乐红 彭智勇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08YBA104);2010年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汉语中动句的句法及其语义研究"(CX2010B286)
中动句一直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以往语言学界对中动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成语言学领域,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以英语为代表的印欧语系的语言,且探讨的重点是以"受事"为表层主语的典型中动句,很少涉及非典型中动句,并且对"典型中动句"与"非...
关键词:认知 图形—背景理论 理想化认知模式 汉语中动句 启示 
基于“格理论”与“题元理论”对英汉“被动结构”与“非宾格现象”的生成解读被引量:3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年第12期80-85,共6页彭智勇 朱乐红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08YBA104;2010年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项目编号:CX2010B286
Chomsky的TG理论(生成语法)以其极强的解释力成为当代语言学的主流,对语言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文章在分别介绍TG理论中的"格理论"和"题元理论"的基础上,以英汉"被动结构"与"非宾格现象"为例,对它们的生成进行解读,望能解决学习者在...
关键词:格理论 题元理论 汉语 英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