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说”与“不可说”:庄子与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观比较研究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晖[1] 

机构地区:[1]上海体育学院外语系,上海200433

出  处:《求索》2011年第6期131-133,共3页Seeker

摘  要:庄子和维特根斯坦都以语言与世界的关系为立足点,强调语言既提供言说的便利,又禁锢对世界的终极表达。庄子之"道",最高的境界是"不可说";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的主旨是通过"可说"来显示"不可说"。从比较视阈看,庄子和维特根斯坦因各自所处时代、地域、文化的不同,两者有关"可说"、"不可说"的哲学观在起缘、具体内涵和最终解脱方式等诸方面既有融通又有分流。

关 键 词:庄子 维特根斯坦  可说 不可说 

分 类 号:B08[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