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说

作品数:220被引量:13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尹铁超刁生虎李晖韩东屏郭春丽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黑龙江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维特根斯坦论普遍性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24年第6期37-43,共7页周志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逻辑词汇的历史演进与哲学问题研究”(20&ZD046)。
维特根斯坦区分了普遍性和(一阶)量化,他将全称和存在量化命题分别理解为逻辑积与逻辑和这两种真值函式。按照维特根斯坦的观点,普遍性并非也不能由量化命题来表达。这不是因为维特根斯坦未能掌握一阶量化逻辑的技术或者在他的符号系统...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 普遍性 量词 形式概念 不可说 
“可说”与“不可说”:技术哲学视域下师生关系的探析与重构
《教育科学研究》2024年第10期28-35,共8页马祥 唐汉卫 
202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基于公共理性的青少年公正观培育研究”(BEA240072)的成果之一。
随着科技时代的变革与绩效社会的形成,“不可说”与“可说”的哲学内涵发生异化,两者由对立关系逐渐转向“超—可说”与“去—可说”的关系,并由此引发网络空间加持下的“可说”暴力裹挟风险、“超—可说”暴力冲击下人的自我剥削式表...
关键词:技术哲学 师生关系 “可说” “不可说” 
知识限度的逻辑分析
《江淮论坛》2024年第5期50-56,共7页徐召清 
四川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当代逻辑与人工智能哲学前沿问题研究”(SCJJ24ND022);四川大学青年杰出人才培育项目“知识优先的逻辑基础与应用研究”(SKSYL2023-07);四川大学“从0到1”创新研究一般项目“逻辑与元逻辑的关系研究”(2022CX33)。
常识表明,存在未知的真理。然而,费奇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论证表明:只要存在未知的真理,那就存在不可知的真理。两者结合可推出:存在不可知的真理。许多人认为该结论难以接受,将其称为“可知性悖论”,但威廉姆森认为该结论只是揭示了知识...
关键词:知识的限度 费奇论证 不可说问题 相对不可知性 威廉姆森 
人人都是孤岛——话剧《不可说》创作后记
《戏剧文学》2024年第9期12-14,F0003,F0004,共5页喻荣军 
话剧《不可说》剧本里有一段台词:人人都是孤岛,我们隔海相望,却渴望彼此依靠,直到有一天我们化作了尘埃,才能在彼此的孤绝中相遇,相互碰撞、倾轧、折磨、终老……《不可说》这个剧本缘于我对于生活本真的认知与思考,尤其是生活的状态...
关键词:求同存异 孤岛 生活本真 话剧 
冷眼观生活——话剧《不可说》里的孤独与无常
《戏剧文学》2024年第9期15-20,共6页杜心月 
喻荣军自编自导的话剧《不可说》通过一系列意象化的表达,在温暖的家庭与冰冷的手术室之间建立起了逻辑上的象征关系。作品以悲剧式的视角来展现一对夫妻之间貌合神离的婚姻关系,进而提出一种对于生活本真的思考--人与人是否在本质上是...
关键词:话剧《不可说》 喻荣军 生活本真 
浅析新时代家庭剧的空间叙事——以话剧《不可说》为例
《戏剧文学》2024年第9期21-26,共6页张秦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中央戏剧学院青年项目“新时代主旋律电影空间叙事研究”(项目编号YNQN2403)成果。
《不可说》是国家一级编剧喻荣军首次自编自导的原创话剧,通过四位演员组成多种不同的身份,幻化出不同的故事结局。该剧以小见大地呈现出现实生活中普遍的沟通困境,唤起观众对于孤独的本质感受。剧中以复合型剧情空间的构造传递出新时...
关键词:沟通困境 家庭剧 空间叙事 
汉语书面语教学与语体语法理论的构建被引量:2
《华文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2期9-19,共11页冯胜利 
北京语言大学“一流学科团队支持计划”(2023YGF0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汉语特征的多元语法理论探索(多卷本)”(20&ZD297)。
本文从汉语书面语教学切入,追踪语体语法的缘起与发展。首先以堪萨斯大学的“Classical Chinese for Modern Writing”、哈佛大学的《文以载道》(Writing and Truth),以及赵元任的“Sayable Chinese”为线索,介绍早期北美高年级“书面白...
关键词:书面语 语体语法 可说≠可讲 不可说及不可讲的书面语 
流变·敞开·不可说:作为事件的记忆诗学
《语文学刊》2024年第3期83-90,共8页刘佳 
事件哲学和记忆研究都聚焦于对历史事件的诊断和反思,因而二者具有天然的契合度。事件作为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流变性、敞开性与不可言说性都与记忆的运行机制有着极大的相似性。事件哲学对传统形而上学先验论及常规秩序的打破,为记...
关键词:记忆诗学 事件哲学 流变 敞开 不可说 
说不可说:对言说之原初悖论的文学性裁决——“耶鲁学派”语言诗学管窥之三
《文艺理论研究》2023年第5期83-92,共10页戴登云 
耶鲁学派发现,遵循语言三维(所指之维、间性之维和自反关涉之维)的转换生成机制,文学言说发明了无数化解言说之原初悖论的表意手段或修辞策略。这些手段和策略包括:奇异性、扭曲或变形,悖论式表达,空间化;重复,隐藏或沉默,给出符号;隐...
关键词:耶鲁学派 语言诗学 说不可说 原初起源的悖论 
数理逻辑下维特根斯坦的可说与不可说问题探究
《西部学刊》2023年第13期58-61,共4页黄恩浩 
维特根斯坦在其著作《逻辑哲学论》中对语言本身的规范性进行了探究,意图通过逻辑图示的提出明确可说与不可说部分的界限。对此问题的探究,通过数理逻辑的方式,以集合和图象的说明方式,分别从概念本身和反证法两个方面论证了该界限本身...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 《逻辑哲学论》 逻辑图示 数理逻辑 可说与不可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