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内疚——促进大学生行为趋善的一种方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郦平[1]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出  处:《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1年第7期29-30,共2页

摘  要: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发育的特殊阶段,同时又因面临学习、择业、人际交往等压力,其认知、情绪的变化异常突出。尤其是在学习与生活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或失败时,往往持一种消极的态度或采取一些极端的应对措施,进而导致不良行为的产生。鉴于虚拟内疚是基于人际关系之间的心理换位基础上形成的,而大学生更多的时间是在学校集体生活中度过的,于是本文提出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将虚拟内疚的教育方法引入道德教育。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在没有外在控制的情况下,自觉地审视自己的行为,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在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之间形成一种稳定的相互影响机制,以致彼此间可以相互调节、相互强化,进而促使其良好道德心理、道德行为的形成。

关 键 词:道德德性 虚拟内疚 心理换位 行为趋善 

分 类 号:G645[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