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德性

作品数:67被引量:11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赵永刚陈庆超郦平龚群吴涛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吉首大学黑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道德德性类型及其勘定
《学术研究》2024年第4期36-42,共7页陈庆超 陈德平 
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阐述了十余种道德德性,但他没有说明这些德性的划分依据是什么以及诸德性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从伦理学作为实践之学的知识定位来看,道德德性的类型必须被放置于实践的相关领域,并通过实践的本原、性质与目的等完...
关键词:道德德性 适度  德性统一性 
论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德性与实践智慧
《西部学刊》2024年第1期62-65,共4页陈康静 
2022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亚里士多德的羞耻思想研究”(编号:KYCX22_3235)有关成果。
“德性”与“实践智慧”是亚里士多德幸福哲学的重要概念,对于实现幸福至关重要。亚里士多德主张幸福的获得依靠德性会更完满,因而在对德性的两部分即道德德性与理智德性进行区别与解释后,将道德德性与实践智慧提了出来,指出道德德性是...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道德德性 实践智慧 幸福 
《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两种“属人的善”
《伦理学术》2023年第2期278-291,共14页刘曼婷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定义了两种“最高善”:一为沉思生活,一为道德德性与实践智慧的完满实现。本文试图论证,因为后者对前者的实现有着必要作用,故在衍生的意义上具有可欲性。对此的讨论或许有助于澄清“美德”概念在亚...
关键词:最高善 亚里士多德 道德德性 美德伦理学 
论情感的伦理价值——基于亚里士多德文本的解读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3年第5期33-40,共8页张天姿 
在非情感主义者眼中,情感之于德性的作用微乎其微。亚里士多德是理性主义者,但他对于情感的态度是温和的,情感在其伦理体系中尤其是道德德性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亚里士多德认为,情感是灵魂的一种状态,并不等于德性,但情感本身蕴涵的判断...
关键词:情感 伦理判断 实践理性 道德德性 
政治德性与道德德性可分吗?——重新审视孟德斯鸠思想中的一个难题被引量:1
《天津社会科学》2023年第4期56-63,共8页何涛 
政治德性与道德德性能否区分,是孟德斯鸠思想中的一个难题。在1757年版《论法的精神》中,孟德斯鸠补写了一个“著者说明”来强调该区分的重要性。但是,在围绕政体问题的具体论述中,这种区分并不清晰,似乎只是他回应批评的一种修辞策略...
关键词:孟德斯鸠 政治德性 道德德性 人道 
古希腊实践智慧的意义转换和解释学重建
《新华文摘》2023年第6期160-161,共2页陈莹 
陈莹在《哲学动态》2022年第9期撰文指出,实践哲学在古希腊属于与理论哲学完全不同的领域,前者关注变动的人类事务,后者关注永恒不变的事物。实践智慧是一种与道德德性密切相关的理智德性,它发挥作用的方式是在总体善的引领下把握具体...
关键词:实践智慧 陈莹 《哲学动态》 意义转换 理智德性 解释学 道德德性 具体情境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理论研究
《文化学刊》2023年第1期112-115,共4页朱芮瑶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在西方伦理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他的德性理论也是他整个思想理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他把德性分成了两种,分别是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本文通过对亚里士多德的德性理论的论述,系统阐述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概念...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理智德性 道德德性 德性 
如何通过谋划获得幸福?——论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的明智与道德德性
《哲学进展》2023年第1期214-218,共5页谢安琪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将幸福视为最高善和最值得追求的东西,并指出必须拥有良好的道德德性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而道德德性是合乎明智的品质。明智意味着对于达到目的之手段的正确谋划。那么,人能通过谋划获得真正的幸福吗...
关键词:谋划 明智 道德德性 幸福 
应用理智德性探微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4期145-146,共2页任丑 
一、理智德性如何成为应用理智德性“理智德性如何成为应用理智德性”的实质是,道德德性(善)与理智德性(真)是否绝对对立乃至不可通约?或者说,求真之善的德性即应用理智德性是否可能?首先,在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中,理智德性(真)与道德德...
关键词:理智德性 道德德性 不可通约 亚里士多德 德性论 求真 绝对对立 内在联系 
亚里士多德论实践智慧的统一和道德德性的统一被引量:5
《哲学动态》2021年第12期96-104,共9页魏奕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普罗克洛的‘柏拉图对话评注’翻译与研究”(21BZX014)的阶段性成果;国家留学基金资助。
亚里士多德声称,所有道德德性是统一的:如果一个人不具有所有道德德性,他就不可能具有其中任何一个。该论证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实践智慧的统一性。由于亚里士多德并未阐明实践智慧为何是统一而不可分的,这一点颇受学者质疑。理解实践智慧...
关键词:实践智慧 道德德性 德性统一论 中道原则 实践知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