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法政学院,安徽合肥230022 [2]安徽巢湖学院教育系,安徽巢湖238000 [3]上海问题学生教育研究中心,上海200062 [4]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教务处,安徽合肥230022
出 处:《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2011年第7期14-16,共3页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青年课题<社会转型背景下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问题>(课题编号:09YJC8800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社会转型期中西部农民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问题>(课题编号:CIA100161);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课题<家庭背景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关系问题>(课题编号:2010sk262zd)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频繁曝出的高考滥加分事件偏离了高考加分政策所追求的公平正义理念,使高考加分政策异化为加分教育和腐败通道,不仅侵占了弱势(特殊)群体高等教育入学的机会,也增添了公众对高考加分政策的信任危机。为了保障高考加分政策回归公平正义,必须对现行政策进行完善。具体而言,可通过改善决策参与形式、采用加分项目听证制度、建立责任追究制以及加强信息公开公示等措施,来消解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对高考加分政策的侵蚀,去除权贵势力的负面影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