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赤壁赋》的互文性解读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俞泽峰[1] 梁秀慧[1] 

机构地区:[1]山东省德州学院中文系

出  处:《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10期46-48,共3页Language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摘  要:苏轼以复绝千古的才情受到历代读者的倾慕,其《赤壁赋》更是因高邈难攀的文境而深得后世推崇。对于这篇旷世之作,人们往往读出的是作者超旷的胸襟、缥缈的禅意和随遇而安的“乐观”。这种解读显然是依据“言为心声”的理论,采用“以意逆志”的方法对作者与作品的关系所作的阐释,虽未为不可,却不免有郢书燕说之虞。如果立足于文本本身.从互文性视角重新观照,或许会别有所得。

关 键 词:《赤壁赋》 互文性 解读 苏轼 “以意逆志” 作者 才情 心声 

分 类 号:G634.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