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霄军[1]
机构地区:[1]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出 处:《上海翻译》2012年第1期74-76,共3页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
摘 要:何刚强(2006)提出了翻译人才培养的"通才观",并称"译才不器"。本文就此观点阐述了不同的看法:"通才"是成为"译才"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译才的"器"与"不器"是人格修为,而非学科培养目标;翻译教学应该区分"翻译能力"与"译者素养"。最后,对潘卫民新著《全球化语境下的译者素养》进行了介绍与评论。
关 键 词:通才观 译才不器 翻译能力 译者素养 《全球化语境下的译者素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