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时期佛性论思想及其流变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韩丽华[1]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出  处:《社科纵横》2012年第2期119-122,共4页Social Sciences Review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山东大学课题"中日韩佛教交流与比较"(08JJD730051)之子课题"中国佛性论与儒佛关系研究"

摘  要:中观般若学和涅槃佛性论为佛教的重要内容。传入中国后的早期佛教以中观般若学为主。由于中国传统心性思想的特点和中国固有神性观念的影响,后来中观学逐渐被以心性为主的涅槃佛性论代替。涅槃佛性论以如来藏佛性为特征。如来藏佛性论调和了真心妄心之争并与阿赖耶识论融合,适应了当时社会需要,使涅槃佛性论得以普及。如来藏佛性论符合中国人的心性思想习惯,有利于人们进行成佛向善的修行努力。

关 键 词:佛性 中观般若学 涅槃佛性论 如来藏 

分 类 号:B948[哲学宗教—宗教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