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的缺失与体验的缺席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杰[1]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

出  处:《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2年第3期58-59,共2页

摘  要:作文原本是学生跳动的生命,是教师与学生的生命沟通。而纵观当下的学生作文,却很难寻觅到为之动情的生命律动。作文已不再是表达生命的需要,“分数”成了作文教学的最高目标;作文也不再是抒发真情的载体,“套路”成了作文教学的指导准则。为了追求更高的分数,不少教师苦口婆心地让学生背“满分作文”。而在这种功利的环境中,学生们也很难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及更高的写作追求。慢慢地,学生们学会了迎合,学会了造假。于是,一个个鲜活而独特的生命逐渐沦为了考试的工具。

关 键 词:真情 学生作文 生命律动 缺席 作文教学 满分作文 教师 分数 

分 类 号:G633.34[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