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柴江[1]
出 处:《上海教育科研》2012年第3期16-19,共4页Journal of Shanghai Educational Research
基 金: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苏北农村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提高的对策研究(项目号:2011SJB88005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师范生实习支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号:11YJC880052);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规划基金项目);2011年度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及其提升的策略研究谐社会视域下学前教育城乡均衡发展研究(项目号:10YJA88008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受到学校及教师个人因素的影响。在中国人的社会取向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是家族取向,以权力运作为主要特征的"家族化"学校常常忽视教师的情感;作为一种对教学胜任能力的信念,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高缺乏学校"家族"中的"家长"支持,较难唤醒教师为学校奋斗的意愿和决心。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关键是学校"家族"中的"家长"对权力的合理使用,领导方式上辅之以仁慈领导和德行领导,让教师觉得有一种"家"的感觉,逐步唤醒教师本身具有的对"家"的情感。
关 键 词:家族主义 泛家族主义 权力运作 教师意愿 教师教学效能感
分 类 号:G420[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8.8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