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启超[1,2]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2]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80
出 处:《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3期124-127,共4页Study & Explora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比较诗学研究"(01AWW001)
摘 要:当代欧陆文论、英美文论、斯拉夫文论中的重大学派与知名大家的文学理论探索,大多发育于语言学、哲学、美学、诗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的交融之中,发育于语言哲学、现象学、符号学、修辞学、解释学、文学人类学、话语诗学等诸多学科的交接点上,也大多行进于穿越民族、国界、语言、文化的跨文化旅行之中。当代斯拉夫文论中的几个重大学派———俄罗斯形式论学派、布拉格结构论学派、塔尔图—莫斯科符号论学派的文论,当代斯拉夫文论中的几位知名大家———罗曼.英加登、扬.穆卡若夫斯基、米哈伊尔.巴赫金、尤里.洛特曼的文论,都是在跨学科中发育、在跨文化中旅行的,而罗曼.雅各布森的文论探索堪称当代文学理论之跨学科、跨文化这一基本特征的最具典型性的个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