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魏巍巍[1]
机构地区:[1]黑龙江省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 处:《语文建设》2012年第4期74-76,共3页
基 金: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1)"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和"中华经典诵写讲理论与实践";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改项目"10-XY11090"和"11-XJ12008"的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近年来,我们开设了诗歌诵读课,在课上遇到了诸多问题,引起了我们对于诗歌及其诵读问题的重视与思考。问题一:学生诵读的语调极为平淡乏味,最基础的停顿、重音、语速也把握不准,更不要说依据情感的变化与韵律美的需要对其作细微的处理了。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包括专业为汉语言文学的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认为,他们忽视了诵读最为重要的品质——再创作的艺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