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中的“公共交往”与公民品质的培育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叶飞[1] 

机构地区:[1]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97

出  处:《教育导刊(上半月)》2012年第6期5-8,共4页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基  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公共交往与公民教育的实践策略研究"(编号:EEA110340);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参与式公民学习与公民教育的实践建构"(编号:C-c/2011/01/43)的研究成果

摘  要:公民教育不可能依赖孤立的、自私自利的交往生活来实现,而是要依靠以公共伦理为规约的公共交往生活来培育公民品质。公共交往具有独特的内涵,它是一种对话协商性、公共理性以及公益性的交往实践活动,它超越私人交往的情感性、特殊性以及私益性等特征。公共交往可以为学生公民品质的成长提供一个更为有效的生活空间和交往平台;公民教育可以通过公共对话、公共协商、公共参与和公共治理等交往实践的整体建构,来促进公民德性、公民理性、公民行动能力以及公民的民主精神的发展,最终实现培育健全的公民品质的目标。

关 键 词:公共交往 公民品质 公民教育 

分 类 号:G417[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