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演员在舞台上的“假使”和“想象”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德成[1] 

机构地区:[1]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学院

出  处:《戏剧丛刊》2012年第2期5-7,共3页

摘  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演员的自我修养》中提出要用“假使”诱导演员在舞台上真实恰当地行动。这种“假使”促使内部动作和外部动作正确地、有机地、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它是一切创作的开端。那么,“假使”到底是什么呢?我们知道,戏剧演出有很大的假定性.这种假定性决定了艺术的形象与其生活的自然形态具有不相符的审美原则,因此,台上台下、幕前幕后的一切,基本上都是虚构产生,这是作家和导演创造想象的虚构。为了舞台行动的真实性与有机性。演员必须依据剧本给出的内容。在导演的帮助下相信这种假定性,并对这种假定性做补充。使其成为演员有机合理行动的依据。在舞台上,不断的“假使”支持了演员的行动,也构成了戏剧的假定性。而规定情境就是这种“假使”在戏剧中的具体体现.它规定了人物上场所需要的所有条件。它同样也是一种假定性,“规定情境”就是实现“假使”的先决条件,“假使”就是演员对“规定情境”具体营造的媒介。

关 键 词:舞台行动 演员 “想象”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戏剧演出 规定情境 自然形态 假定性 

分 类 号:J812[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