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课堂、学生: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着力点——基于高等教育微观质量要素认同度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志峰[1] 贾勇宏[1] 

机构地区:[1]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出  处:《大学(研究)》2012年第5期51-58,50,共8页University(Academic)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国家重点项目"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之质量与水平"(项目编号:AGA080340)的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高等教育微观质量是高校内部教学活动的质量,从学生主体发展的角度出发,包括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人文素质、专业知识水平、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实践动手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八个质量要素。通过对高等教育系统不同主体的调查发现:"思想道德水平""实践动手能力""专业知识水平"是最为重要的要素,而高等学校较为重视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相对来说,其重要性并不被广泛认同。在提高高等教育微观质量过程中,应高度重视课程、课堂和学生的投入性学习。

关 键 词:质量要素 高等教育 微观质量 教学质量 高校 学生 课程 课堂 

分 类 号:TQ577.4[化学工程—精细化工]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