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Saleh Al-Shehri 马东明[2] 贺万霞[2] 何伏刚[3]
机构地区:[1]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昆士兰大学 [2]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3]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务实战训练部
出 处:《中国远程教育》2012年第13期34-40,共7页Chinese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摘 要:对当前英语外语教育(英语作为外语,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以下简称"EFL")实践和相关文献的分析表明,大多数EFL实践仍然是教师主导学习过程的传统语言学习形式,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此外,EFL学习也因为学习者很少有机会在课堂之外进行实践而受到置疑。以学生为中心、有意义的、情境化的语言学习实践能够解决EFL当前所面临的这些困境,移动技术和社交网络具备创建这种学习实践的潜力,它们不仅仅能建立在学习者需求和经验的基础上,并且可以让学习者参与课堂之外的整个学习过程。此外,很多关于移动学习的文章强调移动学习能够为学生创建情境化、有意义的、真实的学习机会。本研究选择33位EFL的大学本科学生,在一个16周的学期中进行设计研究。研究中,学生们通过移动电话访问Facebook,并由此体验情境化学习。本文得到如下结论:移动社交网络媒体,比如Facebook,提供了丰富的、情境化的课外语言学习机会,拓展了课堂学习环境。此外,移动Facebook为学习者提供了真实的学习体验,学习者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在真实情境中实现个人价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