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邵燕
机构地区:[1]河南省西平县柏亭汤买赵小学,河南西平463900
出 处:《魅力中国》2013年第7期126-126,共1页
摘 要:探究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课程规定的一项重要的培养目标。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设计探究,又如何实施探究,让学生通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取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技能呢?一、创设问题情境,为探究性学习巧设铺垫学生兴趣是探究的起点,他们的年龄小,见识少,好奇心强,对未曾见过的事物或现象都感兴趣。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和生活实际等因素,抓住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又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和氛围,指导学生自发地去探索、发现问题,孕育探求动机,使学生产生探索欲望和兴趣。因此,课堂引趣,一要“精”,要根据所学内容,创设一个引人人胜的情境,或布谜设障。例如在学习《向命运挑战》一课时,老师先出示一幅霍金的坐在轮椅上的相片。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人?学生一下子兴趣来了。都想知道老师手中的相片究竟什么人。二要巧妙的引入课题。导入新课要具有延伸性,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创设悬念,使学生自然地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为探究学习巧设铺垫。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