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尚贤”到“无不治”——《老子》第三章新解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林榕杰[1] 

机构地区:[1]太原理工大学政法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出  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7期70-75,共6页Fujian Tribune

基  金:2011年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儒道思想双重转型研究--以魏晋时期为中心>;项目号2011B234;2009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百年道学精华集成>;项目号09JZD0005

摘  要:研究《老子》通行本第三章对掌握老子政治思想及其圣人观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常使民无知无欲"可说是全章的中心句,它揭示了"圣人之治"的核心。该章阐述"圣人之治",始于"不尚贤",终于"无不治"。"不尚贤"与使民无知有关,"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与使民无欲有关。圣人之治除了有"虚其心"、"弱其志"的一面外,还有"实其腹"、"强其骨"的另一面。老子所谓使民无知、无欲可说是圣人以其愚而使民愚,而这与让民众保持在素朴状态中有关系。他主张用"为无为"这种积极的"无为"来实现"无不治"的目标,即圣人以其"治己"而使民众普遍"治己"。

关 键 词:《老子》 圣人  无知 无欲 

分 类 号:B223.1[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